Friday, September 29, 2006

卡爾.威特的教育(續) 二

熙熙:

昨晚,同您爸爸倒數,原來離預產期只有九十一日,努力呀!熙熙!

接《卡爾.威特的教育達(續) 一》一文如下:

15. 體驗他人的痛苦 (前文已交代,不重複了)

16. 孩子年幼時避免一切驚嚇 (包括聽到可怕的說話和見到可怕的東西,例如:鬼怪、不用黑暗/大灰狼來嚇唬),(孩子摔倒/受傷,父母不表現哀傷的樣子,用鼓勵方式叫他自己爬起來,教會孩子不逃避危險和痛苦,學面對和忍受)

17. 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能力 (出生起單獨睡和有自己的房間,哭鬧時安慰但不陪睡,大點指導他自己穿衣食飯)

18. 勇於創新和敢於挑戰權威 (哪怕錯誤,讓他自己想辦法,表揚他的創意)


19. 善於安排生活、學習、工作等計劃 (守時、做事精益求精、懂得自己照顧自己)

20. 讓孩子在輕鬆的環境學習,留意孩子們一起玩會否沾染壞習慣,學習從玩耍中如何與他人和諧交往和愉快相處

21. 不用沒有意義的玩具,與孩子做許多有趣又有意義的遊戲,例如:玩泥沙學創意

22. 教育孩子理財概念:賺錢最正當手段是工作,不靠勤奮工作所獲的財物是不乾淨,讓孩子明白父母養育辛勞要節儉樸素,但幫助別人要慷慨

23. 無論什麼時候都以謙遜的態度對待他人,尊重他人。也同樣獲得他人尊重。學會了解他人內心世界,因在社會生存必要與人打交道。懂得擇友而處和率性而為

24. 不要為學習而失去生活的樂趣,除了學習書本的知識,還注重藝術的培養,不要偏科

25. 找一位合乎理想的人生導師和謹慎擇友。讀萬卷書外,還要行萬里路。不要懼怕死亡、但要珍惜生命。

愛您的媽咪上

Thursday, September 28, 2006

養兒防老?

熙熙:

媽咪在想,不得不承認我們身處的社會仍受傳統「重男輕女」的觀念所影響著,最起碼我們的父母或多或少仍這樣想。有些覺得是因為「傳宗接代」又或「養兒防老」。但社會正在急速轉變中,試問在這一代生育率不斷下降、高叫男女平等、女性經濟獨立、人口老化、強積金.....等之下,或許這些傳統觀念只是上一代的期望罷了。

就這個課題,媽咪也與您爸爸討論過,爸爸的反應是如果要「養兒防老」,何不直接些將那"四佰萬"用來投資還實際得多呢!媽咪就覺得兒女長大了,雖然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的負擔,而供養父母也是中國傳統的美德也是應該的。但我所期望的並不是金錢上的供養,而是表達愛護和關心的表現,而金錢只是其中一種表達方式。

很同意《卡爾.威特的教育》一書中提到要教導孩子學習「體驗他人的痛苦」,因為一個人一旦失去情感,就會變成一台冷冰冰的機器,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華,也只不過充當機器的一個零件而已。如果媽咪只懂照顧您的日常生活,從來不讓您看見痛苦、困難,擔心您會受驚,那麼您又怎會學會照顧別人、關心別人呢?您的心裡也不會有人的感情,歡樂和痛苦、悲傷和恐懼,只會變得很自我中心。因此媽咪決不想您成為如此的一個人。

最近有一些調查顯示,虐待老人數字有上升的情況,可見其中一些原因就是父母太關愛自己的孩兒,他們只讓孩子看見美麗的一面,而不讓他們看出自己的痛苦,那麼孩子只會覺得父母照顧自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也從不覺得父母同樣也需要關心和愛顧。

熙熙:媽咪希望您能成為一個充滿愛----懂得被愛的同時又懂得去愛別人的可人兒呢!

愛您的媽咪上

Wednesday, September 27, 2006

卡爾.威特的教育(續) 一

熙熙:

媽咪終於一口氣讀完兩本—《卡爾.威特的教育》,很多謝二千姨姨的介紹,我也十分推薦將為人父母者去讀這本書。

因內容太豐富,我將部份試簡介一下:
1. 即使是平凡的孩子,只要教育得法,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。

2. 擁有健康的身體等於擁有人生的第一筆財富。(多吸新鮮空氣,多運動,食物要清淡營養,身體習慣沾冷水,有充分的睡眠,生活有規律。)

3. 出生後十五天的智能訓練。(朗讀詩歌訓練聽覺,用能發出好聽聲音的小鍾訓練辨別不同聲音的能力,用各種五顏六色的玩具刺激視覺,形成敏銳的觀察力。)

4. 用各種方法訓練觀察力、記憶力、想像力、感覺能力,為以後學習定下良好的基礎。(不要採用強迫的手法,而是以遊戲的方式吸引孩子,既得訓練又得快樂。)

5. 能使孩子產生興趣的教育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。(野外散步—以大自然作為教材、不是讀死書。學習不應成為孩子的工作、壓力、成長中的煩惱—而是樂於接受的愛好,為生活增添色彩的美好事物。以偉人歷史作模仿對象。用成年人的愛好作為教材。把孩子當作成年人看待。一至五歲期間不厭其煩地利用周圍的事物訓練語言能力。任何事情都不可以用實用性判斷是否有用才去學習。音樂能使人得到智慧—能從細節中學習美、從小事中做起、用毅力戰勝困難。)

6. 培養孩子—德行、智慧、禮儀和學問這四方面具備的人。其中以德行為第一位。(利用聖經故事或詩歌裡的仁愛、友情、親切、寬容、勇氣、犧牲等作教導,也可教孩子祈禱建立神觀)

7. 從少教導最基本的價值觀:誠實守信、有責任心、自律、忠誠,因誠實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。

8. 愛的魔力—愛是上帝所賜最偉大的力量,能尊重他人,同情他人,所得到的回報是無限的。(讓孩子體會窮苦人生活)

9. 從小養成節儉的習慣,讓孩子懂得一切東西得來不易。

10. 勤勞—讓孩子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,因為什麼都幫他做,等於剝削他自己動手的機會,還會養成對自己的行為不負責任及依賴的性格。

11. 把孩子從小教育成一個懂得謙遜,不虛榮、不驕傲的人。不要把人們的讚揚放在心上,因喜歡人表揚的人必須忍受得別人的中傷。

12. 哪怕一絲進步,都要給予肯定,良好表現更要表揚一番。成就感會成為孩子進步的動力。及時的幫助,當遇到困難、感到失意的時候給予鼓勵和支持。遇孩子犯下任何過錯都應抱寬容的態度講解教導。

13. 用「你當然能做到!」鼓勵孩子有自信心,也正確認識自我價值。讓孩子自信地迎接挑戰。

14. 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。(放置各種書籍、與大自然廣泛接觸)、(培養興趣、控制熱情)、(只有在快樂的心情中方可達到最有效的學習效果)、(每天最多三小時學習制,每次不超過三十分鐘,休息不超過十分鐘)、(不能死記,快速瀏覽把注意力放在理解的基礎上,再反覆記憶)、(將暫時未能解決的問題放在一邊,完成其他比較容易的事後再回頭過來)

愛您的媽咪上

Monday, September 25, 2006

重男輕女?!

熙熙:

您知道嗎?媽咪自從懷孕後,最多聽的問候是什麼?
答案就是:是仔定女呀?又或者是:我估你是生仔!

就連您的婆婆舅父每次的問候語都是:是仔定是女呀?說實話,本來都不覺得什麼特別感覺,但是被人問多了,我便感到
有些不耐煩,為什麼總是看重是男還是女呢?你們不是應該問候我的嗎?男或女是那麼重要的嗎?後來您爸爸提醒了我,他們只是簡單的問候,只是出於好奇或關心,不要太敏感。

我自問真的介意是男或是女?還是別人如何看我呢?在頭三個月的懷孕期裡,我總覺得男女也沒分別,一來當時我只想BB健康,齊齊整整,我便心滿意足了。二來我不想我們的期望成為肚裡的BB的壓力,如果結果與期望有分別的話,失望會做成BB的傷害,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,因此我禁止這些期望在我同您爸爸心裡出現。

值至一次照超聲波,第一次醫生對我說:不是看得很清楚,但應該是....."女",說實話我當時的反應是....."傻"了,腦子裡一片空白,還記得那天整個下午不知怎的心情總不能平靜下來,我反覆問自己,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反應呢?我接受不到是"女"嗎?我之前是自己欺騙自己嗎?晚上我終於忍受不到那份不安的感覺,我向您爸爸哭訴著。

對不起!熙熙!媽咪不想欺騙您,因此我決定將這些負面的感覺也寫出來與您分享。有一段日子,媽咪真的很迷惑,還想著醫生還未十分肯定,我何必那麼苦惱呢?

過後我才慢慢地重整到自己的感受,或許因差不多每個人都估我是生仔,所以連自己也接受了這一次生的是仔,但當結果相反時,因此很意外。另一個原因是在一些人的期望下,連自己也不知不覺間被影響了,好像令別人失望了。但當再想深一層,熙熙是天父所賜的,於我們一定是最好的。

我再撫心自問:我到底是否介意女仔還是男仔呢?答案肯定不是:因為我愛的是熙熙,無論您是如何我還是愛您。而且熙熙更是爸爸同媽咪的結晶品呢!特別在您陪伴媽咪經過無數的日子裡,在我肚子裡一起呼吸、笑、哭、食東西、常常跳動表達自己的存在,更建立了一份不可分割的感情。

另一方面,熙熙更令我明白到一切都是神的恩典,您何時來到這個世界?您的樣子怎樣?您性格如何?您是否健康?您的生命如何?這些都不是我們可以選定或計劃的。甚至簡單如叫您,您有沒有反應都不是我控制的,那麼我又何必強求,熙熙要怎樣怎樣呢?只要知道熙熙是神所賜的,也是神的恩典,我們只要無條件地接納她、愛她、教育她,便足夠了,是嗎?

其實都幾有趣,當知道是"女"後,我每逢說給別人知的時侯,換來的反應多是:「生女好呀!特別是頭一個,因為女仔可以幫到手照顧比較年幼的弟妹。」又或是「生仔定女都無所畏啦!」有些更來不及反應似的,沈默了一會。不知是否我比較敏感,我總覺得他們在安慰我。

熙熙:其實媽咪經過一段時間反省後,我真的不介意你的性別。一來之前已經交代過。二來不同性別有不同的特性,如果一定要媽咪選擇的話,我會想如果能再生一個男孩也是不錯的,不是因媽咪想追一個仔,而是我相信男同女是有別的,我們的家也是由男女組成的,總覺得這樣會很完美。

就好像您的舅母,生了兩個仔仔,常常希望有個女兒。而您的姨姨有兩個女兒,郤常常希望有個孩子。所以即使這次是生仔,我想我還是渴望有個女兒的。因此熙熙請您不要為媽咪之前的不快而感到不開心呀!

從中大研究結果顯示港人仍抱重男輕女觀念。報告也提醒我們不要因為性別而定養育方式,最重要是無論生仔生女,父母都應該以開放的態度養育子女,避免按照子女的性別將他們定型。因為在傳統觀念下,我們常以為男孩子喜歡打電腦、思考科研問題,女孩子則善於與人溝通、細心有禮。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潛能,父母必須拋開對傳統兩性分別的思考框框,以開放獨立的態度去教養子女,才能讓孩子發揮最大潛能。

好了!媽咪變得長氣了!

愛您的媽咪上

Saturday, September 23, 2006

需要與想要

熙熙,

今早我和你媽媽去了會見李牧師。他曾為我和你媽做「婚前輔導」,所以他對我們倆的各方面都很認識。我們見他時,還打趣說,今天我們來做「生」前輔導呢!

我們分享到如何為你的將來預備。一方面,我們當然希望可以盡我們的能力給你最好;可是,另一方面,我們亦不希望對你過份溺愛、保護,而致令你失去照顧自己的能力。

哈!牧師過了一招給我們—就是分辨何為「需要」與「想要」?

需要,就是生活必需,寒冷有衣服穿,飢餓有食物吃…必需品是需要被滿足。想要,並不一定是必需品,只是一些額外的東西,是為了一己之慾望,所以不一定要擁有!

我們不如試來做一些需要想要的練習:

媽媽煮一頓家常便飯(需要)
一頓豐富的自助晚餐(想要)
Mom Buffet
一件合身清潔的衣服(需要)
一件名牌時髦的衣服(想要)
Clothes Line Off The Rack



其實還有很多事物,你都要懂得分辨!求上帝賜我們智慧,讓我們有這分辨的能力!


舉多一個例子,我和你媽媽其實正考慮買一部空氣清新機,不過我們擔心是否對你過份保護。牧師又提醒我們可嘗試運用 「需要」與「想要」的原則。

熙熙,我們就一起看看,最後家中會否增設一部空氣清新機吧!

珍重!

爸爸









二十六週

熙熙:

二十六週了,您怎樣呀?前幾天到醫院產檢,聽到您size和心跳都很正常,我也很放心。

從書中得知,您現在身長約有23cm,很利害呀!我肚裡怎能收藏咁大的東西呢?不過,聽說到四十週,則出生期滿,身長有50cm,利害!真不能想像媽咪怎能承托得起您呢?還有您的視神經開始運作、皮膚變厚、已有眉毛、睫毛和手指甲。肺內的肺囊開始發育,鼻孔張開開始練習呼吸,需然還未能真正呼吸。

而媽咪呢?比起未有您之前,我就重了二十磅 (希望到生媽咪不會太肥啦!)。因為子宮越來越大,所以壓住下腹、肋骨和腸胃,所以會引起不同地方的不適和疼痛。身體比較容易疲勞。感謝天父!除此之外,我都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。


有時媽咪的情緒都會受荷爾蒙影響,突然會有些奇怪的想法,例如:如果爸爸離開我們或有意外,我同您(熙熙)怎算呢?又或者媽咪有什麼三長兩短,熙熙和爸爸又怎算呢?又例如:想起一些以往難忘的片段又會不自覺地感動得流下眼淚。但只要您爸爸安慰下,聽下我訴苦,我又好快無事了。

媽咪雖然辛苦,但看見您也是很努力地生長和為出生作準備、練習。而爸爸更是每天努力工作和學習。我想這些辛苦也算值得呢!


愛您的媽咪上

Monday, September 18, 2006

秋意正濃...

熙熙:

這幾天早晨起來,走出路台或走到街上,不難感受到那份秋意。很喜歡這感覺----涼風輕吹。

也不禁令我回想起在石硤尾的日子,熙熙!您知道嗎?爸爸媽咪雖然只結婚三年多,郤在不到兩年裡遷了三次居。先由各自居所遷到大角咀金滿閣,再遷到石硤尾,最後才遷到這裡。

在大角咀的日子,我們經歷了—夢中爆水管、摸黑弄潮兒、廁所跌天花、壞冷氣迫遷書房...等事件。
在石硤尾的日子,我們經歷了—爆屎渠、露台跌天花、三尺床的親密、無火煮食、被迫打街機....等事件。
這一切也不能成為媽咪過去的惡夢,反而一點一點的成為媽咪和爸爸共同成長的印記、深刻的回憶。

熙熙!您可能會問,那...如何與秋意聯繫上?其實在石硤尾的日子,令媽咪最深刻的可說屋前的公園那棵大樹,媽咪每早起床就是第一眼便看到這棵大樹,是它告訴我知秋天的美,風從窗外輕輕吹來,還為我帶來一片黃葉,多麼詩意呢!

說到風,風於我來說還有一深層的意義,就是—神。因為只要我安靜下來,看著大自然美景,合上雙眼,感受一下風從我身上吹過的時候,我便不難感受到神就在與我說話,祂有時會默不作聲,但心靈又好像得著力量似的。

熙熙:您是否很期待離開肚裡悶悶的日子,快快來到這世界與媽咪一同感受神創造的奇妙呢?不過,媽咪還想您好好休息,裝備好迎接未來豐盛的日子呀!知道嗎?

愛您的媽咪上

Sunday, September 17, 2006

誰的產業?

熙熙,

你昨晚睡得好嗎?我就不太好!因為昨晚我進了退修營,不慣睡在陌生的床上,所以遲遲未能入睡!你媽媽說你昨天沒有甚麼動靜,反而當爸爸今天回來的時候,你就有很多動作!是否掛念爸爸,所以要歡迎我回來?真乖!
Welcome Home

今早在營中聽了一篇信息,說兒女是上帝的產業,可是人們往往看成自己的產業。

有何分別呢?當看成自己的產業時,人們便會用盡自己的方法,去為自己的兒女為未來籌算、鋪路、增值…可是一旦兒女所走的路與自己所想所預備的有異時,就會深感為難和受挫折!

相反,當認定兒女是上帝的產業時,人們便可感到放心,因為上帝必然負責和會為兒女度身訂造一條最合適的前路。若然我們執著自己為兒女所訂之路,只會干擾、攔阻上帝的帶領!

熙熙,你知道嗎?這對爸爸有很大的提醒,且又有很大的安慰!一方面提醒我不要將自己的想法、價值觀、心願等,強加在你身上,因為上帝也許會對你有特別的呼召,我豈能攔阻上帝在你身上的獨特計劃呢?另方面,我又可以安心,因為當我已盡了我當盡的本份後,上帝會親自負責!就算我盡力守護你,我都有著各種限制;然而,上帝是不打盹的神,祂的看顧是全天候,是無時間、無地域限制的!

珍重!我們的寶貝、上帝的產業!

爸爸

Friday, September 15, 2006

以身作則

熙熙,

今晚是你大姑丈、大姑姐擺設囍宴的日子。

在那裏我們遇到許多很久不見的親戚朋友,當他們見到你媽媽大著肚,又知道熙熙你將要來到這個世界時,都顯得十分高興,並爭相向我們恭賀!(弄得我們有點不好意思,因為今晚的主角不是我們嘛!)

你那接近九十歲的太嫲(即是我的祖母),更千叮萬囑我(因為她真是重複地說了很多遍!)教導你時,要以身作則!她舉例說:不單從言語上教導你不要參與賭博,甚至在家中也不要啟動這類活動,馬吊(麻將)就不用說,連紙牌(啤牌)也不要在家中玩耍。


關於賭博,我和你媽實在不太擔心,因為我們一向都沒有這種惡習。然而「以身作則」實在是一個很重的叮囑,因為你應明白,我和你媽都不是一個完全人,我們會有缺點,也會有不好的性格和習慣。我們也會擔心將這些不良習慣灌輸了給你。而在我們身邊又確實有太多活生生的例子,惡習如咒詛般,一代傳一代!

然而,也許我過份擔心!因為你是上帝的產業,祂必會照顧你,叫你逃避惡事,邁向聖潔之路!

珍重!

爸爸

Wednesday, September 13, 2006

命名

熙熙,

你大姑姐和大姑丈杯茶好飲嗎?今天是你大姑姐出嫁的好日子,你媽作為她大嫂,當然有杯茶飲啦!

你大姑姐出門後,我們一家(你祖父母、二姑姐和你爸媽)就出外午餐。

席間,我將我和你媽心裡想為你改的名字及其意思,告訴你祖父母,他們聽了後,都喜歡這個名字!(真好!過了一關!)我也順便問問他們,為何給我改這個名字?他們竟然回答我說沒有特別意思,只是好聽而已。他們還說那時替我們幾兄妹改名時,沒有我現在那麼認真呢!(哈!他們真是!)

的確,我覺得命名是需要認真考慮。當然我們不是像那些有民間信仰的人般,認為「不怕生壞命,最怕改壞名!」,但或多或少,命名是反映著我們對你的期望或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景!最能表達這種心態,莫過於閱讀聖經時,所讀到的人名,他們差不多每個人的名字都有意思,有時更能點出他們的性格特徵!真是非常有趣,他日我們一起研讀聖經時,再告訴你!

至於你的名字,我們會再思考一會,稍後在告訴大家,好嗎?

珍重!

爸爸

Saturday, September 09, 2006

愈早愈好

熙熙,

今天你媽媽和我為了你冒著惡劣的天氣,出外聽了兩個講座。經過一整天,我腦海裏浮現了一個意念,剛跟你媽媽分享了,現在也想跟你說一遍!

早上聽了一個關於餵哺人乳的講座。講者分享到餵哺人乳,無論對熙熙你、對你媽媽、甚至對這個世界,都有益處。這樣,甚麼時候開始餵哺人乳,才是最好呢?愈早愈好!講者甚至建議母親剛產子後,便開始嘗試餵哺,一來可以幫助母親儘早上奶,另外又讓嬰兒儘早適應。

下午又聽了一個關於理財的講座。講者引證了之前所說,要供養一名子女,由出生至完成大學,需要四百萬元的計算。若要為子女預備這筆洗費,甚麼時候開始,才是最具經濟效益呢?愈早愈好!講者舉例說:要讓子女在十八歲時,擁有一百萬元的教育經費和生活費,如果在子女出世時就開始預備,每月只需儲蓄$1,651;在5歲時開始,就要每月儲蓄$3,119;在10歲時開始,就要儲$6,784;到15歲時才開始,就要每月儲蓄$23,736!

今天輪到我開始閱讀《卡爾‧威特的教育》。作者卡爾‧威特牧師有一套與那時代(18世紀初)絕然不同的教育理念,他認為一個平凡人,如果後天能得適當的教育、栽培,他的天賦就能得到充分的發揮,甚至更好;相反,如果一個滿有天賦的人,但沒有得到適當的後天栽培和教育,至終他可能跟一個平庸人沒有兩樣!這樣,甚麼時候開始教育,才發揮得最好呢?愈早愈好!作者甚至提倡,在嬰兒出生後第十五天就開始教育!

「舉三反一」,其實要讓熙熙你﹐認識主耶穌,不也是愈早愈好嗎?聖經
這樣說:「教養孩童,使他走當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。」(箴言廿二6)

似乎作為父母,由餵哺、理財、教育、甚至帶領兒女認識耶穌,都責無旁貸,不能假手於人!希望我和你媽媽靠主的恩典能辦得到啦!

珍重!

爸爸

《卡爾.威特的教育》


熙熙:

媽咪終於完成了《卡爾.威特的教育》一書。都看了很久,因為說實話媽咪真的不是什麼讀書人。咁學術性的書,我想都是媽咪生平第一本最認真看的書了。以往印象中看過最多字的書都只有一些愛情小說吧!我想母愛真的很偉大啊!

於我最大的感受的是這書不單教育了我如何教育下一代,而是我首先被教育。又從中令我想到一些生活的實例,有些是自已、有些是親朋,如果他/她年幼時能得到這麼那麼樣的教育,今天就不會這樣那麼樣了。事例隨處可見,真值得借鏡。

不過我也不得不承認作者都幾完美主意,看罷全本書,我找不到作者什麼失敗的例子。而且時代實差很遠,社會、文化、學術等都有不同之處。而當時老卡爾本身也是一位具備學識、品德、人格各方面都很優秀的一位學者。因此對於我....這個無知媽咪來說都幾"理想化"吧!

但我還是十分欣賞作者對兒子的付出和實現了自己的教育理念。後來得知有一本(續篇),是由他的兒子—小卡爾成年後為紀念爸爸而寫成的,這正好看看能否補那不足之處。


好啦!等媽咪再看罷這本"續篇"再同熙熙您分享啦!

愛你的媽咪上

Thursday, September 07, 2006

失寵

熙熙,

你近狀不錯吧?爸爸就不太好!因為我發覺最近失寵了!

事緣今天爸爸陪媽媽逛街買東西,走了很多間店舖。我問你媽:「你想看甚麼?又為誰買?」你媽媽「理所當然」地回答:「當然是為了熙熙啦!難道為你麼?」噢!真傷心!

放心吧!爸爸當然不會呷醋啦!因為你是我們的心肝寶貝吧!況且,我估計未來至少廿年,你媽媽都會為了你(和你的弟妹)逛街,我哪有那麼多的醋可以呷呢?

你知道嗎?其實天父也視你為祂的心肝寶貝!祂無時無刻都為著你的真正需要傷神,所以你要時刻倚靠祂、信賴祂啊!

珍重!

爸爸

Wednesday, September 06, 2006

清單

熙熙:

如你媽媽所言,你最近很活躍,是否急不及待要探索這個世界呢?不用急!你要好好待在媽媽的懷中,好好吸收媽媽為你預備的養份,等你身體再成長得健康些,時候到了才出來,不是更好嗎?放心啦!這段時間,爸爸媽媽會為你作好準備。

提起準備,你媽媽今天給了我一張用品清單,列舉了一切你需要的嬰兒用品!嘩!甚麼隔尿床墊、監聽器、消毒奶樽煲、電暖奶器、吸鼻器…琳瑯滿目!!原諒我對嬰兒常識的無知與貧乏!你知道嗎?我十分單純地以為只需要奶和尿片,你就可以長大成人!!幸好你媽媽已預先搜集資料,並且清楚地羅列一切你所需用的。看,你媽媽對你多麼細心!


不要看輕這張清單,若要購置全部用品、器材,都要花不少金錢,難怪珊珊說要養大一個小朋友,需要四百萬!就當為這筆錢的首期吧!其實天父十分愛護我們一家,有不少用品、器材,祂已透過一些姨姨們供給我們!因此我們真的要常常感恩!

珍重!

爸爸




Friday, September 01, 2006

比例是:"35:7"

熙熙:

您近來好活潑喎,常常提我您的存在!有一晚,我同您爸爸一齊睡在床上,您又郁,跟住我叫您"熙熙!熙熙!",您跟住有反應,好好笑,您爸爸又叫"熙熙!熙熙!.........但您一些反應都無,我於是又叫:熙熙!您又有反應,您知嗎?你傷害了爸爸弱少的心靈!下次唔好啦!

媽咪同爸爸上星期去了私家照超聲波,見到您是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"女仔",哈!可以同2000姐個囡囡組成"Twins"!哈!

媽咪上星期照的時候,就118磅。比起未懷孕的時候重了大約十八磅左右啦,我覺得都O.K.。您其他都無什麼特別,好正常,醫生仲話您無兔唇呢!(因為王菲事件) 媽咪仲特別話比婆婆知,搬家俬無問題呢!

您的肚圍差不多有七寸,而今天媽咪又量度過肚圍是三十五寸,好勁呀!比起媽咪未懷孕的時候多了差不多十寸,而熙熙有七寸,用把尺圈起七寸同三十五寸,比較起來都幾好笑!

媽咪近來"下面"常常忍忍作痛,有時睡覺轉身都痛,問過醫生和姑娘,佢地話正常喎,因為您一天比一天大和重,會壓住下面的神經,但我都有少許擔心,因為有時覺得是由裡面痛出來,好似"經期咁"。所以有天特別地走去買了一條"托腹帶",走了足足一個下午,因為太貴啦,吓吓都要三佰幾元。最後都俾我找到條一佰元左右,但不知是否心理作怪,總覺得沒大幫助。熙熙您要幫下媽咪唔好亂咁踏呀!

好啦!今日講住咁多先!

愛您的媽咪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