熙熙,
今天是星期日,畢太休息,平日是她幫你沖涼,所以今天就等爸爸來吧!

雖然有一點「雞手鴨腳」,不過終算完成任務!
希望你覺得舒服啦!

爸爸
這是致我們(卡路&西門子)之孩兒的公開信! 「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;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。我兒,要聽你父親的訓誨,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(或譯:指教);因為這要作你頭上的華冠,你項上的金鍊。」~ 聖經 箴言 1:7-9
昨晚媽咪突發奇想,便第一時間走入書房,拍打桌面,很嚴肅地對您爸爸說:「我現在問你,如果我現在突然"作動",你第一時間應該做什麼?」你爸爸被我的突然嚇得.....啞了!當然,跟住引來一時的笑聲,我都是玩玩下。不過事後,你爸爸說:「我們是否要演習一下?」我在想,物質方便我們的確準備得七七八八了,但心情上我們預備好了沒有?或實際"作動"時我們又應如何面對呢?熙熙:「您幾時出生呀?」會不會好似耶穌再回來一樣?心裡突然出現了很多???????
愛您的媽咪上
剛才媽咪同您去超級市場買野,當我在看著一包楊桃,心想買不買好呢?好似好好味咁喎!不過好似好貴。您知唔知您作出了什麼舉動呀?您很大力地踢了我幾下,我問您:「想踢死媽咪咩?係唔係想食呀?好啦好啦!買啦!」跟著您便安靜下來了。下次唔好啦!如果下次又順您意的話,爸爸會話我架!
愛您的媽咪上
熙熙:
媽咪在想,不得不承認我們身處的社會仍受傳統「重男輕女」的觀念所影響著,最起碼我們的父母或多或少仍這樣想。有些覺得是因為「傳宗接代」又或「養兒防老」。但社會正在急速轉變中,試問在這一代生育率不斷下降、高叫男女平等、女性經濟獨立、人口老化、強積金.....等之下,或許這些傳統觀念只是上一代的期望罷了。
就這個課題,媽咪也與您爸爸討論過,爸爸的反應是如果要「養兒防老」,何不直接些將那"四佰萬"用來投資還實際得多呢!媽咪就覺得兒女長大了,雖然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的負擔,而供養父母也是中國傳統的美德也是應該的。但我所期望的並不是金錢上的供養,而是表達愛護和關心的表現,而金錢只是其中一種表達方式。
很同意《卡爾.威特的教育》一書中提到要教導孩子學習「體驗他人的痛苦」,因為一個人一旦失去情感,就會變成一台冷冰冰的機器,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華,也只不過充當機器的一個零件而已。如果媽咪只懂照顧您的日常生活,從來不讓您看見痛苦、困難,擔心您會受驚,那麼您又怎會學會照顧別人、關心別人呢?您的心裡也不會有人的感情,歡樂和痛苦、悲傷和恐懼,只會變得很自我中心。因此媽咪決不想您成為如此的一個人。
最近有一些調查顯示,虐待老人數字有上升的情況,可見其中一些原因就是父母太關愛自己的孩兒,他們只讓孩子看見美麗的一面,而不讓他們看出自己的痛苦,那麼孩子只會覺得父母照顧自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也從不覺得父母同樣也需要關心和愛顧。
熙熙:媽咪希望您能成為一個充滿愛----懂得被愛的同時又懂得去愛別人的可人兒呢!
愛您的媽咪上
就好像您的舅母,生了兩個仔仔,常常希望有個女兒。而您的姨姨有兩個女兒,郤常常希望有個孩子。所以即使這次是生仔,我想我還是渴望有個女兒的。因此熙熙請您不要為媽咪之前的不快而感到不開心呀!
從中大研究結果顯示港人仍抱重男輕女觀念。報告也提醒我們不要因為性別而定養育方式,最重要是無論生仔生女,父母都應該以開放的態度養育子女,避免按照子女的性別將他們定型。因為在傳統觀念下,我們常以為男孩子喜歡打電腦、思考科研問題,女孩子則善於與人溝通、細心有禮。其實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潛能,父母必須拋開對傳統兩性分別的思考框框,以開放獨立的態度去教養子女,才能讓孩子發揮最大潛能。早上聽了一個關於餵哺人乳的講座。講者分享到餵哺人乳,無論對熙熙你、對你媽媽、甚至對這個世界,都有益處。這樣,甚麼時候開始餵哺人乳,才是最好呢?愈早愈好!講者甚至建議母親剛產子後,便開始嘗試餵哺,一來可以幫助母親儘早上奶,另外又讓嬰兒儘早適應。
下午又聽了一個關於理財的講座。講者引證了之前所說,要供養一名子女,由出生至完成大學,需要四百萬元的計算。若要為子女預備這筆洗費,甚麼時候開始,才是最具經濟效益呢?愈早愈好!講者舉例說:要讓子女在十八歲時,擁有一百萬元的教育經費和生活費,如果在子女出世時就開始預備,每月只需儲蓄$1,651;在5歲時開始,就要每月儲蓄$3,119;在10歲時開始,就要儲$6,784;到15歲時才開始,就要每月儲蓄$23,736!
BB:
我跟你媽咪決定以後每天會一起為你的各方面成長和發展禱告(無論是生理上、心理上和屬靈層面上等)。
媽咪提醒我,要早一點將你交託給主耶穌。的確,不要說將來的教養問題,單單是這段懷孕期間,已有很多未知數,都非我們所能預計和控制的!
在與媽咪一起禱告時,心裏生出一股意念:「在上帝手中,必然穩妥!」
無論我們遭遇任何境況,或順或逆,都深信祂是為著我們的益處而作!
BB:
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,它雖然不是公眾假期,也不是誰人的生日或週年紀念,但它對我和你媽咪有著特別的意義—上帝垂聽我們的禱告—我收到媽咪懷孕的消息!
其實我收到這個消息時,心情複雜,縱使這是我們期待已久的。
也許是我信心不足,心裏仍是半信半疑:「我真的將會做父親嗎?」有點像當年施洗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,當他收到來自天使長的喜訊時的模樣吧!
另外,我感到有點不知所措。我一直以為自己心理上已作好準備,隨時迎接上帝所的產業。可是,實際上卻不是這回事,八個月後便做父親了,我各方面預備好了沒有?
我相信這些預備,不單在物質方面,也需要在心靈、心理上預備!
求主幫助我和媽咪能預備一個屬靈的家,以培養一班敬畏祢的下一代!
爸爸